
今天被校友中心的新公众号刷屏了,以校友认证为切入点吸引校友关注。作为UNNC的一员,怎么会不follow呢。
公众的最右边有一个“到哪里都是自己人”的栏目,点击可以看到好多牛友们在卖自己的时间,第一时间想到了“在行”“会会”“靠我”等这些社会上最近比较火的APP。 简单介绍下(摘自知乎):
以上的所有品牌,很多都是通过提供服务者的信息透明化,去帮助卖单的发现需求,激发购买欲望。
任何服务都是有两端的, 一个是服务提供者,一个是服务享受者。每方都有两思维方式:积极和懒惰
服务提供者 | 服务享受者 | 例子 |
我装B, 我告诉你我可以做的有哪些,你愿意来就来(懒惰思维)1.优势匹配 2.提点,创建需求/吸引点 | 我来搜一搜(积极搜索)1.我知道我的需求,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人 2.我方正也无聊,这个感兴趣就去一去吧 | 1.在行 2.会会 C2C领域常用 |
我来定制,你提需求(积极形态)1.我根据客户的要求,去填充我可以做的部分 | 我提交表单(我知我需求)1.我知道我要什么,符合了我才出来 | 1.走走 P2P领域常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