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自己在英国租房住了几年,后来逐渐厌倦了搬家生活,于是在2015年,我终于决定告别租房生活,准备在英国买一套自己的房子。
虽然自己从事诺丁汉的学生房屋租赁市场,对于自主我觉得打理house自己很不适合,自己没有造房维修房子的技能、打扫卫生太累同时草坪真得好难打理。所以我就没有考虑诺丁汉的house。同时,我买第一套房子的目的是为了自住,而整个英国,我最喜欢的还是伦敦,所以我就把目标锁定在了伦敦。
一开始,其实置业我也不怎么懂,youtube上看看一些教投资房产的课程,又找了几个已经购买过房子的朋友讨教经验,比如自主贷款啥的。2015年的时候,朋友圈里时不时有朋友发布伦敦的新房,于是我在2016年的1月去看了一个我朋友所工作的开发商造的楼—Discovery Tower。为啥选这个楼盘呢,因为我自己在canning town这个区域住了一年(2012年底到2014年初),是看着这个楼盘从无到有的,而且它对面就是地铁站,出行很方便。
去看这个房子的时候,我特别留意了销售的介绍:1)她说这里的租客大部分是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上班人士 2)分三次付款,交房要两年后,从国内转资金来买问题不是很难。
看完房子,回到牛津(当时是住我姐姐家),看新盘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册子,拿回来问了问姐姐(因为我姐之前在国内是做房地产的),又问了我爸妈(毕竟我的积蓄还不能全额买,还是要爸妈赞助的)。唯一不喜欢的就是房子的三角形结构。但是我姐说如果是自住的话,二手房也无所谓,而且不需要等。
于是我开始上网google搜索property sales,这样才知道有zoopla和rightmove这些平台。研究了一番平台上的数据。在找房时有这么几个因素影响了我的搜索范围:
1)预算:因为和爸妈商量后,我们的预算是50万英镑,当时的英镑汇率在8.8左右。因为我是自己开公司的,所以凭我的自有工资收入去贷款几乎不可能,只能是全额付款。同时住在牛津,去伦敦看房很费时,有过一次后,第二次也不想为了一个房子来回5个小时赶车(当时候还没有快速火车线,基本就是做oxfordtube大巴来回)。
2)户型:我自己经常国内国外跑,要有个人看看家,而且我自己一个人怕孤独,所以最好是两室的房子。
3)位置:自己本身对伦敦那个时候不是很了解,所以就参考了我的几个小伙伴买的区域,大部分都是在东伦敦。别人买房肯定是做过调研的,那我就跟着呗。
天天在zoopla,rightmove上就是各种看,通过图片看房子的装修新旧,看floorplan了解房屋结构,看同一个postcode输入后的租金情况。看到好的就跟姐姐商量。就这样一转眼又到了9月,我又要去诺丁汉工作。这个时候有个房东提醒了我,买就要买自己熟悉的地方,租就要租给有钱能付租金的人。国内人崇尚的CBD不就是最好的区域吗,也早已听说华人的聚集地的狗岛区域,不妨就看这个区域吧。
于是这个时候我才把范围从东伦敦缩小到E14,最后差不多11月的时候看到了一套在预算内,看着图片蛮新的房子,而且这个套房子就在我2012年租的房子对面,也是我们看着这个小区从无到建好房子的,那个时候还和室友开玩笑说“买房真的好贵,要工作10年才可以全额买。”也正是这么一段租房的经历,我觉得那个区域好,因为楼下就是超市,买菜方便;步行到canary wharf也就15分钟,懒的话坐公车去那也就10分钟,CBD的硬件设施在步行范围内就可以享受到。于是在2016年的11月29日约了看房。这天是看两套在预算内的房子,另一套是中介推荐的一室一厅,我本意就是去看看不会买的。

二手房的买卖在英国就是暗拍,买家各种给offer,中介再助力一把,房东最后决定。因为当时很喜欢,而且是小白,不知道怎么才是合适的价格,中介一直说很多人看房,然后我问他有啥建议的报价吗?最后还是按中介的价格报上去的,所以一直等消息。在这等待期间,我开始凑房钱,同时开始联系律师,告知我已经给了offer中介,让律师standby,一旦确认就可以开始工作。一直到12月21日,消息来了。中介发来了一个memo of sales to purchaser的邮件,也就是说Offer confirmed,律师可以介入。因为告诉过中介是要自住,中介也就给现有的租客发了Section21通知他们2个月后要离开。




最终所有的支出为
1)房子里有裂痕,门框都有裂开。问了物业和邻居,他们觉得是正常的。因为英国的房子不是钢筋水泥。
2)钥匙不到位,阳台的一个窗户是没有钥匙的,中介也没有房东也没有。还好这个窗平时不怎么用
3)窗帘都是脱落的,只能自己找人换
4)此小区是car free property,没有车位就算了就连路边停车的申请也不行。每天只能挪我的车子去其他遥远的免费停车街道。
从购房的经历来说,作为小白购房,真的是花钱涨知识。但是买房子也是一种缘分吧。其实我实地看房不多,真的是运气好。我入住后,另一个房间立马挂airbnb然后同时找长租室友,反正至今没有空档期。买房被啃的钱也就算了,至此以后我就开始关注置业了。所以我的第一套房购置经历是先有大区域(国家城市),然后有预算,再后来锁定小区域(行政区/生活区)。能够砍价就尽量砍价,砍下来就是挣到的。